【薪税保】专注劳务外包、灵活用工、劳务派遣、社保代理20年!

客服微信:XSB-HRS 客服QQ:860045838 咨询热线:4000282820

薪税保 > 行业资讯 > 社保常识

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热点问题解答(二)

分类:社保常识 发布时间:2024-10-12 11:32:20

摘要:一、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哪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

  一、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哪些?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

  二、娃娃的户口换区了,怎么变更缴费地,如果不变更有什么影响吗?

  带上小孩的户口簿到各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旧参保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暂停参保,再办理新参保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如果不变更,成都市范围内医疗保险都通用,无影响。

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热点问题解答(二) 第1张

  三、2025年缴费标准分别是多少?

  (一)基本医疗保险

  成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分为两个档次 :

  低档400元,高档520元。

  学生儿童(含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 :400元。

  (二)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可自愿选择参加)

  成年居民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缴费标准为 :433 元。

  学生儿童(含大学生)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缴费标准为 :40 元。

  (三)长期护理保险

  成年居民长期照护保险费标准为 :25 元。

  学生儿童(含大学生)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个人不单独缴费。

成都市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热点问题解答(二) 第2张

  四、成都户籍的幼儿园小朋友,自行交费了,没有通过学校,这种有影响吗?

  无影响,成都市范围内缴费都一样;原则上学生应当在学校参保。

  五、从小到大都在成都买的医保,因户籍是外地的,今年大学毕业了,还可以继续买医保吗,如果买,需要什么手续?

  大学毕业后学校会暂停毕业学生在校参保登记,无法继续购买大学生档次城乡居民医保,一是如果需要继续在成都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需要带上成都市长期居住证明以及身份证件到就近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或在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找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模块登记后缴费即可。二是随用人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在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职工参保登记模块办理登记,在税务社保费缴费客户端申报缴费基数缴费即可。

  六、国外大学生可以买不?

  可以购买。国外上学的成都户籍学生,按照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条件以普通居民身份参保。

  七、如何在线上查询子女的参保记录?

  下载国家医保公共服务平台APP,登录之后绑定亲情账户,绑定子女信息,切换至子女信息,点击【医保缴费记录查询】即可看到子女参保记录。

  八、请问2024年的不能缴了吗?

  2024年医保还能继续缴纳,但是在非集中筹资期内缴纳医保费用,缴费到账之后有90天待遇等待期,缴费到账之后第91天开始享受待遇。

  九、居民参保缴费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参保缴费时限

  2025 年城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集中缴费截止时间是2025年2月28 日,请大家尽早办理参保登记和申报缴费,以免因为错过了缴费截止时间而影响自己医疗待遇正常享受。

  如 2024 年城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有跨年住院或办理了特殊疾病门诊,以及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人员,若未在2025年2月28 日前参保缴费,您的住院和门特医疗待遇要从缴费后第 91天才能开始亨受,待遇中断期间的住院(门特)医疗费用将不能报销;长期护理保险也要从缴费后第 91天开始重新计算居民基本医疗待遇,连续不间断2年以上(含2 年)以后才能重新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二)成年居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

  尽量选择高档和全险种参保,以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增加家庭抵御疾病因素抗风险能力。

  (三)新生儿注意事项

  一是务必要在宝宝出生后的 180 天以内办理参保缴费,超过 180 天参保缴费的,医疗待遇享受时间要从缴费后第 91 天才能开始享受。

  二是宝宝出生第二年的医疗保险费应在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筹资期缴纳,缴费后方可享受出生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待遇;在非集中筹资期缴纳当年度医疗保险费的,医疗待遇享受时间为缴费之日起第 91日至当年12月31日,以税务系统记录的缴费时间为准。

  (四)以下人员不能在成都办理参保登记。

  一是其它城市已经认定的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监测对象、重度残疾等政府资助对象;

  二是在成都市拟以成年居民身份参保的其它城市高校大学生(未参保的除外);

  三是其它城市已经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的退休人员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